競賽組別介紹:本競賽總獎項價值超過新台幣12萬元
1、傳統技藝組:
(1)以傳統藺編技法為基礎,兼具實用性的作品,例如:器物、袋包、草帽等類型。
(2)透過傳統美學的鑑賞,展現精湛、細緻的傳統技藝。
2、產品設計組:
(1)以量產性為核心,可透過隱喻手法呈現藺草文化元素,如家具家飾、生活用品、時尚 配件、文創商品、3C產品等。
(2)創造藺草意象,不拘材料使用比例,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優先。
3、造型藝術組:
探索藺草材質的獨特性,並凸顯藝術創作中的極致美感,如:裝置藝術、造型藝術、平面畫作、光影藝術、互動創作等。
透過這場競賽,我們期待讓藺草工藝的文化價值被更多人看見,並藉由創新與傳承的結合,開創產業新未來。歡迎工藝創作者踴躍參加,共同書寫藺草文化的新篇章!
本屆「台灣藺草創作獎」提供總獎金12萬元,得獎者將獲頒專屬獎狀及成果專輯。並辦理盛大的頒獎典禮及作品特展(苑裡農村工藝生活館、台北第一銀行藝術空間)。
參賽方式:8/4開放報名。參賽作品請於 9/19 前寄送指定地址完成參賽報名手續(工作營以外參賽者亦適用),惟設計營學員之作品免初審。
評選標準:
一、傳統技藝組 -「藺香傳韻獎」
獎項說明:
鼓勵傳統藺草工藝的精進與美學昇華,推動技藝的世代傳承與大眾欣賞,讓傳統工藝的價值與可能性被重新發現。
評分標準:
1.技藝精湛度 (50%):編織技法是否精準細緻,展現高水準的傳統技術,如密度、紋樣。
2.文化傳承性 (20%):是否體現傳統工藝及文化象徵,並具有代表性。
3.實用性與美感 (30%):兼具實用功能與傳統美學,整體設計勻稱和諧。
二、產品設計組 -「匠心創藝獎」
獎項說明:
本組別鼓勵創作者突破傳統框架,探索藺草在設計中的新可能。參賽作品可透過隱喻手法呈現藺草的文化意象,不拘泥藺草材料比例,以量產可行性為核心考量,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期許參賽者透過創意表現、實用功能與價值提升的結合,使藺草工藝在現代市場中煥發新生。
評分標準:
1.市場量產性 (40%):設計是否便於製作,成本控制合理,具市場接受度,如材料取得容易、製作工時、包裝方式等面向。
2.功能性與實用性 (30%):滿足特定用途,提升使用體驗,兼具美觀與創新性。
3.設計感與美觀性 (30%):理念新穎、符合現代審美,並能解決所設定的問題。
三、造型藝術組 -「璀璨風采獎」
獎項說明:
探索藺草材質的藝術表現力,鼓勵創作者運用苑裡藺草創作純藝術性之作品,展現材質獨特性與美感極限,呈現藺編工藝與藝術美學交融的無限可能。
評分標準:
1.美感與創作力 (40%):作品具卓越之視覺美感及創作張力。
2.材質運用與細節處理 (30%):是否充分發揮藺草特性,工藝精緻。
3.藝術性與概念表達 (30%):創作理念明確,具文化深度與感染力。
(一)得獎者獎勵與義務
1.得獎作者、作品需參與本年度「台灣藺草創作獎」頒獎典禮114年11月15號(六)。
2.得獎作品之所有權歸屬為台灣藺草學會所有,並保留作品重製、發行、量產之權利,得應推廣需求標著作者姓名,作品須交予主辦單位典藏,並無償提供後續進行相關成果宣傳展出等運用。
(二)若因參賽者資格或作品有不符、違反競賽簡章與規定等相關情事,主辦單位得逕行取消其得獎資格、獎金或安排遞補等,並得以要求參賽者賠償相關活動、競賽及展覽之財務、名譽等損失。
(三)報名本設計營之前,請先上網初步了解藺草工藝、材質特性及文化發展等背景知識。
(四)獲獎獎金含稅,並由主辦單位依中華民國稅法代為扣繳。
(五)得獎者須配合主辦單位進行各項活動之影音拍攝等。
(六)若作品涉及侵權糾紛,參賽者須負擔所有法律責任,並補償主辦單位因此之損失。
(七)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暫停或終止活動之權利,如受天災、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,將視情況調整期程、內容另行公布於官網或粉絲頁,所有參賽者視為同意並遵守以上規範。